

活跃成员
热门视频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2004年4月19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大学院吴德汉老师以互动式学术讲座的形式,就《科学(7-9年级)》课程中的有关天文、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疑难问题,与参加《科学(7-9年级)》课程实验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班(第二期)的全体学员,以及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的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吴老师讲解的天文、自然地理的教学疑难问题,是结合相关研究,以《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为目标,选择、整理出来的。这些教学疑难问题共20个,如关于历法问题、关于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脉冲星)、黑洞以及超新星爆发问题、关于地壳变动问题、大气运动问题、景观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等等。
在讲座、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考虑到与会学员的学科背景大多是学物理、化学的,吴老师尽量采用简洁通俗而又形象的语言,简易的现场演示,以及利用科学景观图片等手段,说明深奥、神秘的天文、地理问题。比如,吴老师随意选定两位学员作为参照点(太阳和距离遥远的恒星),他自己作为地球,演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以此来说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用打印纸演示地质构造(如岩层的水平构造和倾斜构造、褶曲与褶皱、断层等)的形成过程;利用星系、火山喷发、地震灾害等景观图片,讲解如何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寻找进一步探究的信息,并对其中的有些信息进行了解释。对于一些还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比如太阳系的第10大行星、恐龙灭绝、宇宙的形成及演化等问题,吴老师建议科学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寻找或查找证据,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他们自己的结论,而不要让学生片面地接受某种观点(或者猜想、结论)。比如“不要让学生形成小行星撞击地球就是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或唯一原因这个结论”,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仅仅是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众多猜想中的一个。
整个报告过程中,气氛非常融洽,在报告的过程中,与会学员提出了很多实际问题,吴老师一一做了回答,最后,吴老师还给学员们介绍了怎样从各种媒体中查找、收集、分析、利用天文、地理学科方面的资料。报告结束后,学员们都说获益匪浅,从吴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能够与吴老师保持长期的联系,多听一听此类学术报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