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兴华科学教育网 >> 兴华学苑 >> 苑士团队 >> 第六期 >> 正文

活跃成员

热门视频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凛冽寒风,挡不住学习的热情”——“科学课程学业考试与命题改进研究”活动侧记
作者:黄春勇 黄陈梅    文章来源:兴华科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31

125日上午,气温陡降!凛冽的寒风呼啦啦地吹着,几乎是桂林冬天里最冷的天气。但身在广西师大课程中心会议室里,却感觉不到寒意,似乎每一个角落里都洋溢着研修班学员高涨的热情。因为今天要探讨的考试与命题这一话题实在太受关注,今天的研讨形式实在新颖,今天的主讲人实在投入,今天的精彩讲座实在吸引人。

尽管患上了感冒,但一到教室里,罗星凯教授仍一如既往地饱含激情。“应该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层次?”,“如何评价试题?”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理科学业考试中的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罗教授从研究的背景、思路、内容及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困惑、思考等方面,通过大量试题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同时,在分析、研讨过程中还与学员们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提出“变被动为主动,构建命题研究交流平台”等有建设性的意见。他那略显沙哑的声音传递出来的信息似暮鼓晨钟,重重地敲在了每一位学员的心上,又如久旱甘霖,送给学员们一场及时雨。

在罗教授讲完后,赵光平博士紧接着以“如何考科学探究”为题和学员们进行探讨。尽管都是探讨科学课程学业考试与命题的问题,但赵博士却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出新的东西来。他以几道化学题为例,开始探讨如何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之后提出“考查提出猜想的能力 ,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考查解释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等可行性建议和学员一起分享。

带着对新课程的许多困惑,带着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许多问题,带着对科学课程实施前景的一些思考,学员们不远千里从武汉来到桂林参加本次研修班,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跟走在科学教育研究前沿的专家们的交流机会。此外,和上期研修班一样,本次互动式的讲座与座谈交流也采用了网络教研的方式,罗教授、赵博士的讲座以及与现场学员们互动研讨的实况通过网络向武汉方面进行直播,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武汉会场的人气较之上期更旺,在网络的帮助下,大家避免了舟车劳顿,只在家乡便获得了这种高水平的讲座与研讨的机会,自然特别积极地参与。而作为主讲人,罗教授与赵博士也甚为“高明”,在讲座中总是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个问题,点燃学员们的思维,激起大家思考的层层波澜,挑起大家之间的“纷争”,于是,讲座的场面和气氛便显得格外热烈。。

对每一个问题,学员们各抒己见,竞相发言,于是,用于发言的无线话筒便成为了大家“争夺”的焦点,坐在前排的学员有近水楼台之优先得话筒,也就“抢”到了令大家羡慕的发言机会;而余下的学员在认真聆听的同时,眼睛也会紧紧盯着其手中的话筒,有些甚至把手抬到桌面蓄势待发,希望能在这位学员发言一完便得到话筒或抢先举手,以博得下一个发言的机会。这样几轮发言下来,会场上已经形成“数家鼎立”的观点,讨论却还在不断升温,而讲座的时间似乎剩下不多,见这阵势,后排的一位学员一急就干脆来了个先斩后奏,等前面话音刚落就立刻站起来无“筒”发言,赶紧将其观点连珠并发,恨不得把所有问题和盘托出,尽管来了个“插队”抢先,但其发言风趣幽默,思维严谨,深邃的思想点沸了整个会场……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中午,近四个小时的讲座与交流行将结束了,放眼望去,收获的喜悦映照在每一位学员的脸上,也许大家已不觉得这是北风呼啸的日子,因为他们的心里是暖烘烘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名: E-mail: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