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兴华科学教育网 >> 兴华学苑 >> 苑士团队 >> 研究生 >> 毕业论文 >> 正文

活跃成员

热门视频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中小学生提问的案例分析研究
作者:王亚君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8
 
 

姓名:王亚君

导师:赵光平副教授、罗星凯教授

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方向: 物理学科教学论

毕业院校: 广西师范大学

年级: 2003

 

摘要: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由于国内针对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正规的研究报告比较缺乏,教师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基于此,本论文对现实教学案例和自行设计的探究案例中学生所提问题的分析,参照科学家提出问题的特点,获得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一些启示。

本论文采取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以基本理论基础为指导,对教学或活动的材料情境、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论文共分五部分。一、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二、相关概念界定。三、培养学生提问的教学案例分析。四、分析科学家提问的特点。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教学上有价值的问题与无价值问题的区别

很多问题往往是零散的,没有核心的,没有长远目标的问题,是不能有效的被引导到有目的地增长知识的探究上的。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中学生提出的就是此类无多少价值问题,问题产生的过程多数是临时观察到的现象或现象差异,问题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背景没有多大的联系,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无法通过实验来回答。

在教学上,有价值的问题,从产生的过程来看,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现有观察事实相矛盾产生的。所产生的问题只有与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背景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才能成为探究的真正动力。

2)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启示

教师所提供的情境材料应暗含可能矛盾的解释,材料的结构中有刺激思维的诱因。如果学生对情境已经很熟悉,不能激起学生的困惑,或者问题是已知答案的,那么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没有太大的意义。

情境所提供的材料应和科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有关,通过材料的结构学生能自主的发现和概念有关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问题根本不能内化,也就无法真正引发学生探究。

对于所提供的情境材料,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如果没有相关的物理概念,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认知结构下,学生提出的物理因果关系的问题,是无认知结构区别的。比如,在吹肥皂泡活动中,由于中小学生对肥皂泡的现象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那么对此现象提出的问题只是问题数量上的区别,而没有知识结构的差异。所以,教师所提供的情境应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

若学生是在有结构的材料中进行探究的,他们提出的问题易形成体系,而且质疑是持续的,不是偶然的。

如果教师把培养学生提问流于形式,只重视提问的结果,而忽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那么学生往往只是呈现问题,而不太注意问题的解答,造成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迅速变换,不会发展成连续的思想。

由于在本文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普遍缺乏发现意识,缺乏追根问底的习惯和合理怀疑的精神;另外,表述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这不仅是语言表述能力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学生往往不能把问题与背景知识关联起来,他们背景知识中与问题密切相关的部分常常比较模糊。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时还应注意学生在提问方面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无价值问题;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提问过程;学生提问能力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名: E-mail: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