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成员

热门视频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特邀专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9

 

朱慕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原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原秘书长。工作经历主要包括:早期儿童教育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评价等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才(Janchai Yingprayoon),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ICASE)前任主席、泰国科学协会理科教师分会主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任泰国Suansunandha皇家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兼任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外籍研究员。从事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多年,是一位科学教育创新的高手。特别擅长以科学玩具和动手动脑活动创造性地进行科学教育,参与教师培训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来桂林与兴华科学教育团队合作交流,共同培育科学教育人才。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普先进个人,中直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荣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研究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高凌飚,男,1944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物理系,1987-88年在新西兰维卡托大学科学教育中心进修,1998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香港教育学院顾问教授,广东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研究领域: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评价、中小学教学与评价。2010年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成果一等奖 1981年从事教育研究以来在中外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超过200篇,其中在国外发表并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SCIINSPECT录入的有8篇,被国内权威《新华文摘》引用的有2篇。出版著作近30本。

 

 

 

 刘长铭,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学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四中校长。

从事教育工作30年,1987年起在北京四中任教,先后任物理教师、教研组长、教学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参与辅导的学生中多人获得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数十人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奖。曾编写和出版大量的教学资料和音像资料。1995年起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曾主持或参与“学生个体质量综合评价”、“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设”北京四中子课题、“高中示范校的建设、发展与面临的挑战”等课题的研究。

 

 

 

 

 黄恕伯,江西省首批特级教师,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教科书编者,江西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理事长,江西省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黄国雄,湖南省株洲市二中特级教师,教育部物理课标组核心成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国家高中物理教材副主编,中国物理学会理事,西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在美国、日本等国外刊物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荣获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名师,荣获“徐特立教育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名: E-mail: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验证码: